一、偷稅漏稅該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二、認定逃稅罪的標準是什么
1、認定逃稅罪,要注意準確認定其客觀方面,即逃稅行為的認定。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對這一類行為比較好理解,與刑法條文修改前的偷稅具體手段無大的區別,常見的如: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涂改等;未經稅務主管機關批準而擅自將正在使用中或尚未過期的賬簿、記賬憑證銷毀處理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2)“不申報”,是指不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的行為。這也是納稅人逃避納稅義務的一種常用手法,情況要比前一類復雜一些。主要表現為已經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法人實體不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登記,或者已經辦理納稅登記的法人實體有經營活動,卻不向稅務機關申報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的行為等。
2、認定逃稅罪,需要注意逃稅罪的初犯只要滿足法定條件,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逃避繳納稅款達到規定的數額、比例標準,已經構成犯罪的初犯,滿足以下三個先決條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1)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
(2)繳納滯納金。
(3)已受到稅務機關行政處罰。修正案規定,對逃稅罪的初犯在補繳稅款和滯納金后,還應當由稅務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才不追究刑事責任。
只要在中國境內取得收入,不管是自然人還是單位或者是組織,只要達到納稅起征點,都得繳納個稅。在企業上班的小伙伴,個稅一般都是由公司進行代扣代繳的,國家有加計扣除政策,一般加加減減的,也就不需要繳納什么個稅了。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經營權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08土地入股分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3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臺
2021-03-15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拒保
2021-02-18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