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脫逃罪犯罪構成主體要件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離羈押、改造場所。羈押場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場所主要指監獄、勞動改造管教隊、少年犯管教所等。另外,押解犯罪分子的路途中,也應視為監管場所范圍。譬如,被逮捕的罪犯在被押送至人民法院應訴受審的途中脫身逃跑的,被判刑的罪犯在被押解至勞改機關關押的途中,跳車、越船脫逃的均是脫逃行為。行為人的逃跑方法有使用暴力脫逃與未使用暴力脫逃兩種,未使用暴力脫逃,是指行為人尋找機會,創造條件,乘司法工作人員不備而逃跑。使用暴力脫逃,是指行為人通過對司法工作人員施以毆打、捆綁等暴力行為,或者威脅、恐嚇等脅迫行為,而擺脫其監管控制。從人數上看,有單個人逃跑的,也有數人共同逃跑的。無論采取什么形式脫逃,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脫逃的形式屬于量刑情節。但是,如果脫逃中犯有重傷害或者故意殺人的,應按處理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罪處罰。對于多數人集體脫逃的,應按共同犯罪論處。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依照本法與刑事訴訟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決犯;或者是已被判處拘役以上刑罰,正在勞改機關服刑的已決犯。只有上述兩種人才能成為本罪主體。被行政拘留或勞動教養的人逃跑的,不構成本罪。
二、如何區分逃脫罪的既遂和未遂?
區分脫逃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行為人實施脫逃的目的在于逃離羈押或者改造場所,以達到逃避關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脫逃行為是否得逞,主要應看行為人是否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是否擺脫了看管人員的控制,已經逃離羈押或改造場所的范圍,擺脫了看守人員監視控制的,就是脫逃既遂;實施脫逃,如果在羈押改造場所內被發現,或者雖然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的范圍,但在看守人員直接監視下被抓回的,是脫逃未遂。
綜上所述,被刑拘或者判處拘役等刑罰的嫌疑人、罪犯等,要遵守規定配合調查接受改造。在關押期間逃跑的,涉嫌的是刑法上的脫逃罪。這種犯罪的主體比較特殊,要是服刑人員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的嫌疑人。構成本罪,法院判刑的標準是五年以下。
貪污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農村舊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1-02-07拆遷后房產證可以改名嗎
2020-12-11河北宅基地拆遷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