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是生活中常見的犯罪主體之一,單位也會通過各種行為向他人行賄,那單位行賄的行為有哪些?單位可以向他人行賄,單位也會接收到他人的行賄,《刑法》中就規定的有向單位行賄罪,那一般向單位行賄的該如何認定?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吧。
一、單位行賄的行為有哪些
(一)經單位研究決定的由有關人員實施的行賄行為;
(二)經單位主管人員批準,由有關人員實施的行賄行為;
(三)單位主管人員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實施的行賄行為。
單位行賄罪同樣適用單位犯罪的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3條分別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與單位犯罪一樣,在單位行賄罪中,行賄行為的違法所得必須歸單位所有,如果歸個人所有,應以自然人的行賄罪論處。
二、向單位行賄的如何認定
向單位行賄的很可能構成向單位行賄罪。
向單位行賄罪,指個人或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
向單位行賄罪具有以下構成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等單位的正常管理活動。行賄的對象是單位,并且是特定單位,即國家機關、國家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這是本罪與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向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的主要區別之一。
(二)本罪的主觀方面出于故意,并且必須具備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對于為謀取正當利益而給予單位以財物、回扣、手續費的,雖然也違反有關法律規定,但不構成本罪。過失不構成本罪。
(三)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兩種行為,一是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二是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
(四)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此外,任何單位均能構成本罪的主體。
單位屬于特殊主體,不僅可以向其他主體行賄,其本身也可以行賄。但法律中規定,不同的主體在實施了行賄或者被行賄的行為之后,此時一般構成的罪名是不一樣的。至于向單位行賄,在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則就有可能構成向單位行賄罪,此時自然需要依法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
怎么對單位行賄罪中的法定代表人量刑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征地申請需要公開哪些文件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