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是與個人犯罪相對的,是由單位整體意志作出的一種犯罪行為。在單位犯罪中畢竟是由自然人具體操作,那么此時單位犯罪刑事責任怎么承擔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依照法律規定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單位犯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里所說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是指國家機關。“團體”包括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雖然這些單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資格,但是,我國刑法并沒有要求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2.單位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是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就是說構成單位犯罪首先必須是單位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這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是在刑法分則和有關法律具體規定中規定為單位犯罪的行為。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沒有具體規定,則不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這主要是從單位犯罪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的。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不斷發展的時期,有些規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會生活中單位的哪些行為屬于犯罪,情況比較復雜。因此,刑法將那些實踐中比較突出的、社會危害比較大、罪與非罪的界限較容易劃清的單位危害社會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3.單位犯罪,一般都由單位集體決定或者由單位的領導人員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并由單位內部人員具體實施,在通常情況下,犯罪的目的是為了單位謀取非法利益。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分為兩種情況:
1.一般采取雙罰制原則。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由于單位犯罪的復雜性,其社會危害程度差別很大,一律適用雙罰制的原則,尚不能全面準確地體現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和符合犯罪的實際情況。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規定,即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個別的單位犯罪未采用雙罰制,而實行了代罰制,即對單位不判處罰金,只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一般情況下,對單位犯罪的刑事處罰都是實行的雙罰制,即既要處罰犯罪單位,也要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而在對單位進行處罰的時候,一般只是進行罰金處罰。
如何認定單位犯罪是故意犯罪
單位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單位犯罪成立條件包括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