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勞動者自動離職會有怎樣的后果嗎?事實上,導致勞動者離職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對勞動者的影響卻就是那么幾個。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勞動者工作后自動離職會有什么后果?
如果您工作后自動離職,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您的所在單位對您自動離職的行為享有以下權利:
根據《關于企業處理擅自離職職工問題的復函》規定,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時不履行解除手續,擅自出走離崗,或者解除手續沒有辦理完畢而離開單位。對于自動離職的人員,單位享有以下權利:
1、依據本企業規章制度,行使行政處分權。
為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企業通常都會制訂一定的業務要求和相應的規章制度,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是每名員工應做到的基本業務規范。其中就包括工作制度按照上下班,不遲到早退、不擅自離崗,嚴格履行請假制度,經批準后方可離開崗位,不得無故不到崗、請假未準而擅離職守等。對此企業有權依據規章制度對員工給予處分。對于員工自動離職,企業可按曠工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作出處理決定后,一事實上要書面送達被處理人。倘若無法書面通知,企業需審慎處理此事,不可草率處理。因為企業對人員進行處理,程序上必須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該處理決定面臨被確認無效的風險。
2、企業享有勞動合同解除權。
企業有權制定符合本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的規章制度,其中包括員工獎懲規定。只要企業制訂的獎懲規定不與現行法律規定相悖,據此企業就可以針對自動離崗人員適用懲處措施,如有解除合同的規定,亦可以適用之。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應當將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通知送達自動離職者本人。原勞辦發[1995]179號《關于通過媒體通知職工回單位,并對使其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規定,“以書面形式直接送達職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親屬簽收,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查詢回執上注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只有在受送達職工下落不明,或用上述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方可公告送達,即張貼公告或通過媒體通知等。”因此在企業行使單方解除權時,應做好解除手續的保管工作。
3、以離職人員違反勞動合同的約定享有損失求償權。
原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的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雙方另約定從約定;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由此可以看到,企業行使損失求償權時,求償對象是指一般員工,如果企業有證據證明產生了前述損失是自動離職員工的違約行為造成的,企業對其提出的損失賠償要求就可以得到法律支持。
4、對于違法保密義務、競業限制以及簽訂專項培訓協議約定服務期規定的離職人員,企業享受違約金求償權。
勞動合同法規定了企業向負責有特定義務的勞動者主張違約金的權利,《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的分攤的培訓費用”;第二十三條第二款“保密義務的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勞動者如果是曠工導致自動離職的,那么單位可以對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然后解除與其的勞動關系。要是因自動離職給單位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的話,那么單位還可以要求勞動者進行賠償。要是自動離職導致違反勞動合同的約定,勞動者還需要支付單位相應的違約金。
對自動離職的行為怎樣處理
自動離職可以領取失業金嗎
自動離職有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2020-12-16宅基地可以出租嗎
2021-02-03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權判定條件
2021-02-17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