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è)員工工傷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企業(yè)員工工傷處理流程主要是:
1、需先去社保局確認單位是否為自己購買了工傷保險。
若單位已買工傷保險,可要求單位在一個月內申報工傷;若沒有,則需盡快搜集勞動關系證據(jù),一年之內申報工傷。
需注意的是,不管單位有沒有買工傷保險,員工都可以申報工傷,這是以后索賠的前提條件。必須注意要在一年之內申報。
很多勞動者認為這個流程太麻煩,但我想說的是,最好按流程處理,因為今后可能會有一些并發(fā)癥或傷情復發(fā)的可能,若現(xiàn)在認定為工傷,社保局存檔了,之后還可以要求賠償。
此外,工傷保險不同于意外保險,有些單位為逃避交納社保的責任,可能只為員工購買意外保險,這是對勞動者很不利的。因為,社保局認定為工傷后,若幾年或很多年后舊傷復發(fā),還是可以要求單位承擔責任。但意外險不可能有此效力。
2、待社保局認定為工傷,且醫(yī)療期滿后可向社保局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需是社保局指定的鑒定機構,不同于一般的司法鑒定機構,共分十級,最高級別為1級,最低為10級。
很多勞動者會認為鑒定越早越好,但其實不然。因為損害是一定的,早鑒定晚鑒定結果都一樣。但是,很多地方如筆者曾執(zhí)業(yè)的深圳地區(qū)是以鑒定那天作為醫(yī)療終結期的,若過早鑒定,醫(yī)療期內的待遇也將提前終止。
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建議受傷員工安心接受治療,待身體大致康復后再申請做鑒定。
3、不同的傷情,醫(yī)療期也不同。
醫(yī)療期內,員工無需上班,單位若有此要求的,員工亦可拒絕。醫(yī)療期內,單位需按照員工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待遇發(fā)放工資,很多單位提出只發(fā)底薪或按最低工資標準發(fā)放工資都是不合法的。
醫(yī)療期內,員工需住院治療的,最好住院治療。因為,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陪護人員的誤工費都可以要求支付。若未住院,這兩項都比較難以爭取。
4、勞動能力鑒定后,若對結果有異議的,可在收到結果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
未評上傷殘等級,只能要求停工留薪(即醫(yī)療期內)的工資、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誤工費及醫(yī)療費。
若評上傷殘等級,可去社保局辦理理賠手續(xù)。
5、理賠事項
在解除勞動關系之前,社保局只賠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若單位未買工傷保險的,由單位賠付。
解除勞動關系后,由單位支付一次性就業(yè)補助金,社保局支付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未買工傷保險的,均由單位承擔。
這三項補助金,各省規(guī)定不一樣,具體以自己所在地為準。
社保局需根據(jù)員工工資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很多勞動者會發(fā)現(xiàn)為什么自己的工資很高,賠付那么少呢?
這是因為社保局是按照員工交納社保的基數(shù)賠償?shù)模乾F(xiàn)實中單位基本上都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為員工交納社保。所以,在有此項爭議時,員工可先和單位協(xié)商,協(xié)商不了的,可申請仲裁,要求單位補足差額。
6、工傷的定義
一般情況下,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因工作原因受傷的,屬于工傷。
比較特殊的情形有:
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48小時之內死亡的;
上下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本人不負主要責任或全責的。
綜上所述,員工受了傷之后也不是簡單的直接和單位要錢就可以拿到相應的賠款的,因為確定是不是工傷或者這個工傷是不是走保險還是單位自己掏錢都是需要確認的,而單位對于員工因為工傷而導致的殘疾還需要進行額外的補償,一切的手續(xù)都是需要按步完成的。
農(nóng)民工工傷認定程序怎么走
臨時工工傷認定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才算群眾扭送
2021-02-28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農(nóng)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離婚后孩孑撫養(yǎng)費標準
2020-12-10同居期間的財產(chǎn)如何分配?
2021-01-26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yǎng)費嗎
2020-12-29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yǎng)費嗎
2021-02-27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3-24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jù)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