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消費者被侵犯了知情權
如果屬于消費者應當知情的內容的,但是經營者沒有盡到注意、提醒的義務,消費者不知道該事項的,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侵犯消費者知情權賠償是怎樣的
1、消費者的知情權是指知悉、獲取所要購買產品相關信息的自由與權利。
2、對于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行為,造成損失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進行賠償
3、消費者知情權受到侵害,可以自行與商家進行協商,也可以找消費者協會或其他組織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仲裁機構或者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二十六條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侵害的,自己有損失的話,是可以主張損害賠償責任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仲裁或者起訴。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侮辱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9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承包合同格式
2020-11-10小區占地搭建要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