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利用互聯(lián)網有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律師解答:
1、利用互聯(lián)網造謠、誹謗或者發(fā)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或者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tǒng)一;
2、通過互聯(lián)網竊取、泄露國家秘密、情報或者軍事秘密;
3、利用互聯(lián)網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
4、利用互聯(lián)網組織邪教組織、聯(lián)絡邪教組織成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實施。
相關法律知識:
罪犯在接受網絡中的文字或圖像信息的過程是不需要任何登記,完全匿名,因而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也就很難控制。罪犯可以通過反復匿名登錄,幾經周折,最后直奔罪犯目標,而作為對計算機犯罪的偵查,就得按部就班地調查取證,等到接近犯罪的目標時,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了。
計算機犯罪始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迅速增長,八十年代形成威脅,美國因計算機犯罪造成的損失已在千億美元以上,年損失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英、德的年損失也達幾十億美元。隨著社會的網絡化,計算機犯罪的對象從金融犯罪都個人隱私、國家安全、信用卡密碼、軍事機密等等,無所不包。而且犯罪發(fā)展迅速。我國從1986年開始每年出現至少幾起或幾十起計算機犯罪,到1993年一年就發(fā)生了上百起,近幾年利用計算機犯罪的案件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其中金融行業(yè)發(fā)案比例占61%,平均每期金額都在幾十萬元以上,單起犯罪案件的最大金額高達1400余萬元,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億元,而且這類案件危害的領域和范圍將越來越大,危害的程度也更嚴重。計算機犯罪涉及面廣。據統(tǒng)計,在美國計算機及計算機犯罪造成的損失,每年接近上百億美元。計算機犯罪從原來的金融犯罪發(fā)展為現在的生產、科研、衛(wèi)生、郵電等幾乎所有計算機聯(lián)網的領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人變更的費用要多少錢
2020-11-23個體戶和公司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1-08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zhí)行
2020-12-13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同行業(yè)財務崗位有競業(yè)限制嗎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公務員能接受農村拆遷賠償嗎
2021-01-01賓館拆遷,可以拿到哪些補償
2020-12-15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到子女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