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什么情況下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jīng)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具備法定情形的,經(jīng)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shù)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
經(jīng)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jīng)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shù)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證人出庭作證是原則,不出庭是例外,要有法定不出庭理由。現(xiàn)實中是不出庭為原則,出庭為例外。有書面證詞是可以的。但一方要求對方證人出庭時(附條件)對方證人不出庭的話,證言不能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jù)。
二、證人的義務
1、按照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zhì)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證人證言是證人對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法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于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jīng)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nèi)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
我們發(fā)現(xiàn)民事案件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情形,與刑事案件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情形,其實二者時間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在民事案件中,如果證人本身是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那么也是不能作為證人。而一般證人出庭作證是屬于原則,但不出庭則是例外情形。
打擊報復證人罪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債權(quán)人能要求保證人還債嗎
保證人對主債務人享有什么權(quán)利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合伙財產(chǎn)的出質(zhì)限制有哪些
2021-01-27保全是怎么執(zhí)行
2021-03-20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什么是合同撤銷權(quán)
2020-12-01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quán)
2020-11-20哪些財產(chǎn)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安置房沒有房產(chǎn)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事實勞動關(guān)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xù)有哪些
2021-01-13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產(chǎn)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shù)是多少
2020-12-29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