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謠誹謗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商業信譽,是指社會公眾對某一經營者的經濟能力、信用狀況等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經營者在經濟生活中信用、名譽的地位。?商品聲譽,是指社會公眾對一經營者的商品性能、品質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商品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根據刑法第221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造謠誹謗法人犯罪的主體是誰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司法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兩類主體;
1、商譽主體的競爭對手,處于不利地位的同行,其他生產者和經營者;
2、新聞、報刊、電視臺等媒介。
一般而言,多為“他人”的競爭對手,即與“他人”生產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提供同類服務或近似服務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需要指出的是,行為人如果受經營者收買或唆使,故意在社會公眾中散布捏造的虛偽事實,詆毀和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且達到“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程度的,即應認為與經營者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共同犯罪。
三、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給他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導致停產、破產的;
(2)造成惡劣影響的。
綜上所述,造謠誹謗法人,情節嚴重的,會構成犯罪,量刑從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到管制不等。侮辱誹謗法人的主體基本上包括兩類,市場的競爭對手和新聞報刊的媒體。只有給企業法人造成直接損失五十五以上的,或者因為誹謗導致企業停產停業,造成惡劣影響的,才會構成犯罪。
綜合上面的介紹,捏造事實造謠誹謗他人,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造謠誹謗法人犯罪的主體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