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裁決后起訴應該怎樣辦理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規定, 員工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上訴該準備什么資料?
訴訟是處理勞動爭議的最后一道程序,如果我們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服的話,可以在收到裁決結果之日起十五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原告的身份信息、被告的工商登記信息、法定代表人姓名、所主張訴訟請求內容以及具體的事實和理由。
除了上訴之外,我們還需要準備有效的身份證復印件、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息和相應的證據材料等等。如果沒有經過仲裁的勞動爭議,法院將會拒絕受理。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期的話,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如果還需要延長的話,則需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做出勞動仲裁裁決的時間是多久
仲裁庭裁決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申請人需要補正材料的,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的時間從材料補正之日起計算;
(二)增加、變更仲裁申請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增加、變更仲裁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三)仲裁申請和反申請合并處理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反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四)案件移送管轄的,仲裁期限從接受移送之日起計算;
(五)中止審理期間不計入仲裁期限內;
(六)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另行計算的其他情形的。
因出現案件處理依據不明確而請示有關機構,或者案件處理需要等待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鑒定、司法鑒定結論,公告送達以及其他需要中止仲裁審理的客觀情形,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中止案件審理,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中止審理的客觀情形消除后,仲裁庭應當恢復審理。
在我國相關的勞動仲裁案件,如存在移交、增加和變更仲裁的、對方提出異議的、發現新的證據的仲裁案件,仲裁期限應積極的按照法律規定重新計算。保護這類人員的合法權益進行辦理,要求對方對這類案件裁決的結果進行履行。
仲裁解決證券糾紛基于哪些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糾紛還需仲裁嗎
選擇仲裁員的法定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中介常見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0-12-19簽訂房屋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7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