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都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查,并頒布許可證件才能進入市場。卻難免有商販想盡辦法制造假冒偽劣商品,這時就需要國家部門人員進行執法處理,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在此期間,如果執法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徇私舞弊,我國法律就會對部門執法人員進行處罰,刑法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就是為此而設立,其司法解釋如下。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 高檢發釋字〔1999〕2號)
一、關于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第414條)的定義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是指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負有追究責任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等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放縱制售假藥、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2、放縱依法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3、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得以繼續的;
4、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職責,或者對3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加二?4?5 法釋〔2001〕10號)
三、第八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不履行法律規定的查處職責,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1、放縱生產、銷售假藥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2、放縱依法可能判處二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3、對三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的; (四)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總而言之,我國不僅對售假行為有法律懲處,對包庇放縱生產者或銷售者摻假,以偽劣產品代替正規產品的機關執法人員同樣也有法律制約和定罪處罰。這是我國法律嚴明公正性的體現,也是對政府機關人員進行管理和制裁的一種表現,希望執法人員能端正態度,認真執法。
什么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的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法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到期后還有效嗎
2021-01-03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