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罪得司法認定標準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本職工作嚴重不負責,不遵紀守法,違反規章制度,玩忽職守,不履行應盡的職責義務,致使國家機關的某項具體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共財產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財產。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工作紀律、規章制度,擅離職守,不盡職責義務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義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玩忽職守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這是確定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玩忽職守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錯綜復雜,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原因;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領導者的責任,也有直接責任人員的過失行為。構成本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玩忽職守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行為,否則,一般不構成玩忽職守罪,而是屬于一般工作上的錯誤問題,應由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和各級司法機關,因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中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由過失構成,故意不構成本罪。
二、立案標準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一般來說,缺少玩忽職守罪的任何一方面的構成要件的話都不會構成犯罪,比如說工作人員沒有認真履行職責的這種做法,并未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話,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行政單位內部應該給予行政處分。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玩忽職守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遣送出境是什么意思
2021-02-27公司被注銷了怎么恢復
2021-01-28有限公司章程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4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房產公司拆遷補償能否抵減收入
2021-01-31城中村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