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罪是行為犯嗎?
是屬于行為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二、招搖撞騙罪的行為表現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的行為。
(1)行為人必須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的行為。所謂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不單是指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且也包括此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他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例如普通機關的行政干部冒充公安機關的干部,普通國家干部冒充高級職務的國家干部等。
如果行為人冒充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如冒充黨團員、高干子弟、烈士子弟、私營或集體企業單位的管理人員、采購員等。進行招搖撞騙活動的,不能構成本罪,達到犯罪程度的可能構成詐騙罪或其他犯罪。
(2)行為人必須具有招搖撞騙的行為,即行為人要以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或職稱,招搖炫耀,利用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信任,實施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所謂招搖撞騙,即到處行騙,因而構成犯罪的行為。
一般都具有連續性、多次性的特點。如果行為人只有一次這種行為的,原則上不宜以犯罪論處。上述兩種要素必同時具備并存在有機的聯系,才符合招搖撞騙的客觀要求。如果行為人出于虛榮心僅僅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
如果行為人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既有冒充國工作人員的行為,又有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未以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手段的,即兩行為之間不存在有機聯系的,也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其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可能構成其他犯罪。
犯罪嫌疑人實施招搖撞騙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對其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但是如果是犯罪嫌疑人在實施招搖撞騙行為時,是冒充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是利用人民警察名義進行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對其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招搖撞騙罪刑事處罰是怎樣規定的?
招搖撞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2-06涉外婚姻中介公司違法嗎
2021-03-24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