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收益分配方式有哪些?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收益分配方式有:一是按照第二輪承包土地時的人口進行劃分;二是按照目前村內的所有人數進行劃分。集體土地收益一般由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民主決定,政府作出釋放監管和干預,防治出現個別基層干部或者其他強勢群體對土地收益的不當控制和以權謀私。現如今我國農村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集體土地承包到每家每戶,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土地的種植及管理,所獲經濟收入由家庭自由支配。如果是統一流轉出去,則根據承包地面積進行比例劃定,然后分配收益,這個是合理合法的,大多地方都是采取這樣的方式來分配利益。
二、司法解釋
從新推出的《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表示將集體經營性資產股權量化到人就是給農民和集體資產進行“確權”。這意味著,每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就是一家股份公司,作為集體組織中的農民都是股東,集體賺的錢農民可以分紅。而且股權可以在集體內轉讓流動,未來也許可以享受股權質押貸款政策,用來做資金周轉。不過現在還在資產核查階段。此外,在最近的新政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中,村鎮集體可以通過聯營、入股或者自營的方式開發項目,然后農民可以“入股分紅”。但仍然在試點中。
目前,對于集體經濟組織收益成員分配比例,各地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四川郫縣統一以“二八”分成作為指導性分配比例,即將不高于入市凈收益的20%用于村民分紅,剩下由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分配使用。浙江德清明確村集體經濟組織入市收益統一列入集體公積公益金進行管理,收益資金作為經營性資產,以股權增值方式追加量化成員股權;村內其他集體經濟組織入市收益采取“一九”分成,10%作為村集體提留,其余在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公平分配??偟膩砜?,集體提留主要用于相關村、組集體社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福利事業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務開支,納入農村集體資產統一管理和監督。
對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收益的根本問題,一般是涉及到農村集體土地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收益問題,目前主流的分配方式是根據土地使用權的分配權屬來進行收益分配,但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土地股份制改革,如果相應的政策得到落實,將有可以更加規范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收益問題。
集體土地租賃使用權轉讓機制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30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