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可自己申請工傷認定
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應當在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將該事故認定為工傷。但實踐中,大多數的企業在職工受傷后,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拒絕提出申請。任憑你怎么求情,就是不予理睬。在這種情況下,職工可以自己申請工傷認定?!?a href='http://www.7756740.cn/gongshang/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30日內沒有提出申請的,職工本人或直系親屬有權直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申請的期限為自事故發生之日1年。所以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拒絕承擔責任的,職工方就可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千萬不要被企業的說法所忽悠。
二、未參加工傷保險,企業照樣承擔賠償責任
工傷總是和保險聯系在一起,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參加工傷保險,這樣在職工發生工傷后,就可以直接向經辦機構要求在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相應賠償金。但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該怎么辦?是不是就沒人承擔責任?法律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參加保險的,全部賠償項目由企業自身承擔。所以即使企業沒有給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在職工發生工傷后,企業仍要按法定標準承擔賠償責任。
三、提供證據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存在勞動關系是用人單位負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所以勞動者首先必須提供證據來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聘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如果不能提供勞動合同或聘書,用人單位的會議記錄、通知等也能證明勞動者為該企業員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提供用人單位發放工資的工資條、工資卡,入門證、工作證、上崗證、單位同事的證人證言等,都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四、治療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仍需支付工資
職工在發生工傷后停止工作、治療傷病的期間,稱之為停工留薪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需要接受工傷治療的,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可計算至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作出之日,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所以職工因為工作原因受傷,治療期間用人單位必須按原標準支付工資。
五、用人單位不落實工傷待遇,可申請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權代理合同法律規定
2021-01-31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