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拘留會有案底嗎
如果自己是被刑事拘留的話,這種情況有可能會有案底產生,其他拘留方式不會有案底。
刑事拘留
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相關圖書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若審理后被無罪釋放,被逮捕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2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預備犯罪、實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的條件是: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后,由公安機關執行。
刑事拘留最長時限為?37天(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到30日。檢察院必須在7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程序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認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注明有關情況和理由,經部門領導審核,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由檢察長決定,再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對于情況緊急來不及辦理拘留手續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同時立即辦理拘留手續。由于我國法律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應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對其實行拘留。然后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絕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的,執行人員應在拘留證上注明。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這個犯罪案例只有在法院宣判罪名之后才會產生的,即使是在拘留期間也不會有案底產生,但是會有相應的記錄,這個記錄并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能否申請工傷鑒定
2021-02-1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5施工噪音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6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