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破產法中關于執行中止規定是什么?
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由管理人接收債務的財產,而所有的保全和執行程序都會中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十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執行程序應當中止。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后,該訴訟或者仲裁繼續進行。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只能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第二百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第10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
(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3)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4)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5)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公司企業在申請破產后,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執行中止的相關情況的認定上,必須嚴格按照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來進行認定,具體情況下,公司的法人應當主動對其它正在申請的程序進行中止,避免產生違法行為。
律師辦理企業破產業務操作規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被撞骨折但未住院在家修養如何賠償
2021-01-14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什么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的認定方法又有哪些
2020-12-31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