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權訴訟法律后果
代位權訴訟法律后果有以下三方面:
1、對債權人的效力。
債權人行使代位權,不得超出債務人權利的范圍,債權人也不得擅自處分債務人的權利,債權人不得請求第三人向自己履行給付義務。因為第三人對于債權人本無給付義務,債權人也沒有受領清償的權利。債權人在債務人怠于受領代位權行使的效果時,雖然可以代位受領,但受領的財產利益不得專供自己債權的清償,也不得自行抵銷自己與債務人的債務。如欲以所受領的財產利益清償自己的債權,需經債務人同意;在有多數債權人的情形下,則只能依強制執行程序受償。
我國《合同法》第73條第二款規定,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所支出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同時因為這筆必要費用,對于所有的債權人而言是共益費用,所以由此而形成的債權應優先于其他債權而受清償。
2、對債務人的效力。
代位權行使后的民事效力,直接歸于債務人。在債權人著手行使代位權而且通知債務人時,債務人不得再為妨害債權人代位行使的權利處分,即不得再為拋棄、免除,讓與或其他足以使代位權失去效力的行為。如果債務人怠于受領第三人的履行,債權人可代位受領,但債權人不得以該受領物全部抵充清償自已的債權或者優先受償,而必須與其他債權人平等受償。同時,債權人代位受領后,債務人仍有權向債權人請求交付所受領的財產。
3、對第三人(次債務人)的效力。
債務人對于第三人的權利,無論是自己行使還是由債權人代位行使,對于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其利益均無影響,因此,凡第三人具有的對抗債務人的一切抗辯,如訴訟時效屆滿、抵銷、同時履行等等,均可以用以對抗債權人。但此種抗辯僅以代位權行使之前所產生的為限。
那么代位權行使以后或者行使通知債務人以后,第三人對于債務人才取得的抗辯權,能否以之對抗債權人呢?對此應區別不同情況對待:(1)代位權行使后,第三人因債務人的處分行為而取得對債務人的抗辯權,不得以之對抗債權人,因為此時債務人已喪失了處分權;(2)第三人因對債務人已清償而取得的債務消滅抗辯權,可以以之對抗債權人。
第三人對于債權人的抗辯,則不得于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時對抗債權人。
債權人行使代位權,不得超出債務人權利的范圍,債權人也不得擅自處分債務人的權利,債權人不得請求第三人向自己履行給付義務。代位權行使后的民事效力,直接歸于債務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載”有何民事責任
2021-03-122020年繼承不用公證了嗎
2021-01-26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