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代位求償權適用范圍的限制保險代位求償權為貫徹所有保險的核心原則-損害補償原則的一種方式,即意味著損失補償為適用保險代位求償權之保險的基本原則,而財產保險是貫徹損失補償原則最典型最完備的領域,“無損害即無保險”是財產保險的基本準則。這項原則對防止或避免被保險人利用財產保險獲得超出其保險財產實際價值的額外利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保險人只對被保險人所受的實際損失負賠償責任,其賠償金額以保險標的在發生保險事故時的實際價值為限,即使投保人善意重復保險或超額保險,被保險人也不能獲得超出其實際財產價值的保險賠償金。因第三種不法行為致保險事故發生,被保險人因此所受的損害,已向第三人追索并獲得賠償的,對保險人而言,此時被保險人的損失已被彌補,被保險人等于無損害發生,保險人不再負保險金給付責任。故保險代位求償權適用于財產保險領域,已為保險理論界和實務界所普遍認同,在各類專著、教材中,也往往將對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論述置于財產保險之章節中,以表明保險代位求償權乃財產保險領域所普遍適用的一項制度。但由此產生的問題是,對一些具有補償性質的人身保險,如健康保險(疾病保險)或意外傷害保險,可否適用保險代位求償權?理論界對此存在著激烈爭議。以英國學者JefferyW.Stempel為代表的“贊同說”認為,健康、意外傷害保險的性質與特點介于人身和財產保險之間,保險金的給付同樣具有補償損失的性質。既然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本意在于填補損失,那么亦可適用于健康和意外傷害保險。尤其是在第三人過錯行為傷害了被保險人并伴有醫療費支出的情況下,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更具有現實意義。因為以醫療費等費用的既定數額即可推斷出被保險人的損失程度,亦可以此確定第三人的賠償金額。以美國學者KennethH.York為代表的另一派學者則持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雖然疾病和傷害領域的保險具有一定的補償性,但此種補償與純粹財產性質的補償是不同的。醫療費用雖有固定標準,但它不能涵蓋事故所引發的全部后果,也不能據此判斷受害者得到的補償是否足夠或過多。因此他們不贊成在健康和傷害保險方面適用代位求償權。除上述兩種迥異的觀點外,臺灣學者江*國的觀點也頗具特色。他認為健康保險和傷害保險從其承保內容來看,均非純粹的定額保險,因此能否適用代位求償權應作具體分析:如果因第三者的責任致保險事故發生,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或殘廢,則保險人或保險受益人有權兼收保險金與第三人的賠償金額,因為生命或身體的損害,無法以金錢計算其損害程度,無從比較所得利益是否大于受損利益,因此沒有所謂不當得利的問題;反之,如果被保險人所受損失為醫療費或其它費用之支出,則其所受損害,除非保險合同另有約定,應僅局限于該醫療費用之范圍,保險人超出該范圍的得利可構成不當得利,因此在此情況下存在著適用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可能。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江*國的論述并無新穎之處,僅是以上英國學者Stempel和美國學者York等人兩派觀點的簡單折衷。其實保險事故在造成被保險人傷殘或死亡的同時,亦可能伴隨著醫療費用的支出,而即便是在一般傷患的情況下,被保險人亦存在無法以金錢利益衡量的損失(如精神痛苦),江*國所列的兩種情況難以全然界分。顯然,江*國對兩種情況的界分過于絕對,難免有“和稀泥”的嫌疑。當實踐中出現兩種情況混同的實例時,究竟以哪一種處理方法為準,江說無法自圓其說,實踐中亦難以操作,故筆-者認為此說殊不足取。筆-者對此持否定觀點,其理由有四:第一,人身損失的補償與物質損失的補償不可同日而語。物質財產的補償有一既定的衡量標準,即補償至事故發生前的狀態即可,并可以金錢價值度量,但人身的補償是不確定也不可能確定的,因為被保險人也許因疾病、傷害而造成精神損害和預期收益的減損等,不能僅因為二者兼具補償性質便將保險代位求償權肆意套用。第二,上文論述過,代位求償權的一個基本要求是禁止不當得利,但對人身損害的受償者而言,并不存在不當得利的問題。他既可以從保險人處獲得保險金,又可向侵害人索賠,這是因為人身損害是難以度量的,即使受害者獲得雙重賠償,也無從判明其是否“得利”,更無法探究這種受償是否“不當”。第三,在代位求償權中,保險人所代位取得的是“被保險人基于保險標的物之一切權利和賠償請求權”。但保險人給付給被保險人的保險金一般僅補償醫療費,但“被保險人基于保險標的物之一切權利及賠償請求權”則不僅包括醫療費請求權,還包括誤工收入、精神損害、傷殘救濟金等請求權。如此,保險人代位求償所取得的賠償額勢必大于其補償給被保險人的保險金,反倒構成了“不當得利”。第四,在由第三人造成人身侵權保險事故時,由此而生的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其行使具有人身上的專屬性,不宜移轉由保險人行使。因此,筆-者不贊成在健康保險和傷害保險方面適用代位求償權,保險人在支付醫療費用保險金后也無權分享被保險人從侵權行為人處獲得的賠償金。我國保險法在健康保險和傷害保險方面也采取不適用代位求償權的立法例。《保險法》第67條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知識扎實,辦案經驗豐富。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公司減資未通知債權人怎么辦
2021-02-21頂撞上司可以辭退嗎
2021-02-11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