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責任使用過錯歸責是由法律原則解釋的。如果患者在治療期間受到人身損害,那么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是有過錯的。所以醫療結構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那么醫療事故責任需要承擔什么呢?
一、醫療事故責任的承擔
(1)確定為醫療事故的,可根據事故等級、情節和病員的情況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醫療事故補償費,由醫療單位支付給病員或其家屬。病員及其家屬所在單位不得給予了醫療事故補償費而削減病員或其家屬依法應該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補貼。
(3)病員由于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醫療單位支付。
我們注意到,原來舊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起草者小心翼翼地避免使用“賠償責任”一詞,避開“賠償責任”這一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具有明確法律意義的術語,而使用“醫療事故補償費”這一概念。至于補償費的范圍,則無明確規定;則補償費標準,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自為陣另搞一套。(舊《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8條)筆者認為,這種規定無論是對于醫療事之處理,還是對受害人及其家屬合法權益之保護都是極為不利的,也不利于國家法制之嚴肅性和統一性(民事通則)。由于賠償范圍不清,將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困難;由于各地賠償標準不統一,將會出現同樣情節之案件在不同的管轄區進行審理各有不同的判決后果。
人民法院在審理醫患糾紛案件過程中,要正確理解2002年4月1日開始施行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中關于“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的規定。對此,會議明確強調,對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司法解釋規定的只是部分舉證責任倒置,即醫方對是否有醫療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負有舉證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的、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的規定。
二、醫療損害責任適用過錯歸責原則
侵權責任法出臺之后是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責任推定原則相結合的的原則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纂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總結裁判實踐經驗,本條明文規定,凡具備本條列舉的三種情形之一時,應當“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這種推定過錯在訴訟中實際上體現為舉證責任的倒置,但它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第1款第8項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有很大的不同。 相比《證據規定》,《侵權責任法》改變了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加大了患者的舉證義務。 也就是說,原來的規定是從“醫療損害”直接推定醫療機構的“過錯”,而從現在的規定來看,患者一方不僅要證明存在醫療損害,還要證明醫療機構存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等三種情形之一,才能推定醫療機構的“過錯”,雖然過錯的推定依然適用舉證責任倒置,但這僅僅是一定程度上的有條件的過錯推定。
法律上已經明文規定了醫療損害責任適用過錯歸責的原則。這些原則都是為了合理簡單的解決醫療糾紛,如何協調醫者和患者之間的關系,不讓惡劣的關系巨大化而產生的。在發生醫療糾紛后,應該深入了解這方面的法律,以便快速解決。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泰州律師。
患者如何進行醫療損害責任訴訟
醫療損害責任確定原則是什么?
醫療損害責任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瀆職罪的立案標準
2020-12-232020年輕傷害的賠償有哪些
2021-02-20抵押物被拍賣超出債務怎么辦
2021-03-11醫療事故中的醫生辭職了還有責任嗎
2020-12-25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