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權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除應考慮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外,還應當有適當的標準。
1、從侵害情節來考慮,侵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提醒大家不要輕易侵犯他人的名譽權,一旦侵犯了要及時道歉調解,如果情節嚴重是要賠償的。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動員違反興奮劑條例如何去處理
2021-01-02在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有哪些難點
2021-01-12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