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會使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行為。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房屋買賣均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簽訂合同,他們不能獨立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否則,屬無效合同。
(2)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依據《合同法》的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他們進行房屋買賣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合同或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沒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限制行為能力人自己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
(3)以欺詐的手段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這是指一方當事人以捏造事實或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致使對方當事人發生錯誤認識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4)以脅迫的手段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這是指一方當事人以使對方財產、肉體或精神上受損害相威脅,迫使其產生恐懼而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5)乘人之危簽訂的經紀合同。這是指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際或利用對方的迫切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明顯不利的條件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6)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利益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這是指雙方當事人故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7)當事人之間沒有簽訂書面二手房買賣合同,又無據可查的,亦認定為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
二、二手房買賣合同補充條款的法律效力
二手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是為增加合同條款中可供買賣雙方協商的空間,更大程度地維護消費者利益。但因目前消費者的法律知識不足,附件有時就被發展商利用作為“對付”買家的工具。同時,不少買家認為正式的合同文本才具有法律效力,補充協議條款不重要,況且幾十頁的內容也懶得讀。
實際上,根據《合同法》規定,若合同正式文本與補充協議條款有矛盾,以補充協議條款為準。即買賣雙方在合同補充協議中約定的條款最終是執行依據。
買賣二手房的時候,雖然簽訂合同需要當事人注意,但同時也要避免出現一些情況,導致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這樣的話,就算雙方都在合同上簽字了,但因為合同被認定為無效,自然也就無法為當事人利益提供保障。另外,有些時候二手房買賣合同中可能存在補充條款,對于這些條款的效力,其實若是合同正本與之沖突的話,那一般是以補充協議中的條款為準。
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有哪些內容?
二手房買賣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么?
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