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犯客體是國家的保險制度和保險人的財產所有權。
2.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保險法規,采取虛構保險標的、保險事故或者制造保險事故等方法,騙取較大數額保險金的行為。保險金是指按照保險法規,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待發生合同約定內的事故后獲得的一定賠償。
保險詐騙相關知識
保險詐騙的行為方式有以下五種:
(1)財產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物質財富及其有關利益、人的生命、健康或有關利益。故意虛構保險標的是指在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時,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保險對象。以為日后編造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
(2)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只對因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引起的保險事故承擔賠償責任,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隱瞞發生保險事故的真實原因或者將非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謊稱為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以便騙取保險金;對確已發生保險事故造成損失的。則故意夸大損失的程度以便騙取額外的保險金。
(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4)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這是指在保險合同期內,人為地制造保險事故,造成財產損失,以便騙取保險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這是指在人身保險中,為騙取保險金,制造賠償條件,故意采用不法手段,造成被保險人的傷亡或疾病。行為人具備上述五種行為方式之一,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構成保險詐騙罪。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0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
3.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具體指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
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本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可以是被保險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以是受益人。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4.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保險金之目的。過失不構成本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經過業主大會選舉成立的業主委員會合法嗎
2020-11-20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