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在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繳納應繳稅款義務而非法獲利的目的。所謂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違反稅收法規,逃避繳納應繳納稅款義務的行為,其結果會使國家稅收受到影響,而希望或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如果不具有這種主觀上的直接故意和非法獲利的目的,比如過失行為,
則不構成偷稅罪。認定行為人有無偷稅的故意,主要從行為人的主觀條件、業務水平和行為時的具體情況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如果行為人是因不懂稅法或者一時疏忽而沒有按時申報納稅,或者是因管理制度混亂,賬目不清,人員職責不清或調動頻繁因而漏報、漏繳稅款的,都不構成偷稅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公司惡意上訴怎么辦
2020-12-25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