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倉儲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傳統倉儲向現代物流轉型升級,對于建立健全我國現代流通體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的要求,現就促進倉儲業轉型升級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促進倉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
倉儲是以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的需求為目的,依托倉庫設施、利用信息技術對貨物存儲、加工包裝、分揀配送等進行有效計劃、管理和執行的物流活動,是物流一體化運作和商品流通的重要環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倉儲業快速發展,倉儲設施明顯改善,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社會化進程逐步加快,服務水平與作業效率有所提高,出現了地產類倉儲、金融類倉儲、自助式倉儲等新的經營業態,一批功能完善、融入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的現代倉儲企業脫穎而出。
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倉儲業的傳統經營方式還沒有根本性改變,倉儲自動化、標準化與信息化管理仍處于較低水平,造成我國流通企業商品庫存時間過長、占壓資金過多。2007至2011年,我國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8.2%下降到17.8%,而保管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卻由5.8%上升到6.1%。
加快倉儲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倉儲企業由功能單一的倉儲中心向功能完善的各類物流配送中心轉變,由商品保管型的傳統倉儲向庫存控制型的現代倉儲轉變,是建立健全物流配送體系的重要內容,是降低社會庫存、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徑。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流通效率為宗旨,以基礎設施為依托,以延伸服務鏈條為主線,以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為方向,進一步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促進各類倉儲企業健康發展,加快倉儲業轉型升級。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調節和政策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實現企業優勝劣汰;堅持促進發展與加強規范相結合,加大對倉儲設施升級改造的支持力度,強化標準規范,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堅持服務流通產業與加快行業發展相結合,要適應流通方式轉變和流通產業升級的要求,拓展倉儲服務鏈條,加快行業發展;堅持創新經營模式與利用倉儲資源相結合,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倉儲資源,轉變經營模式,主動開拓市場,實現轉型升級。
(三)發展目標。
引導倉儲企業由傳統倉儲中心向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在服務方面由倉庫出租向倉儲管理、庫存控制、加工包裝、分揀配送、質押監管等多功能增值服務發展;在技術方面由平面堆放、人工操作向立體化存儲、單元化作業、機械化與自動化操作發展;在管理方面由分散、粗放式經營向精益化、標準化與信息化發展。用五年左右時間,實現加工配送率達到40%,倉儲服務達標率提高到40%,立體倉庫的總面積占倉庫總面積的40%;倉儲企業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商品庫存周轉速度明顯加快,流通環節倉儲費用占商品流通費用的比率顯著下降。
三、主要任務
(一)支持倉儲企業創新經營模式。鼓勵倉儲企業適應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要求,開展供應鏈庫存管理、加工包裝、分揀配送等供應鏈一體化服務。鼓勵倉儲企業通過聯盟、重組、托管經營等方式,發展網絡化倉儲配送。支持有條件的倉儲企業規范開展質押監管等供應鏈融資監管服務。
(二)引導倉儲企業推廣應用新技術。大力推廣集裝技術和單元化裝載技術,提高倉儲作業效率。推廣應用條形碼、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等自動識別、標識技術和貨物快速分揀技術。加強倉儲技術裝備的研發與推廣,鼓勵企業采用倉儲配送、裝卸搬運、分揀包裝、條碼印刷等專用技術設備。
(三)加強倉儲企業信息化建設。支持倉儲企業購置或自主開發倉儲管理信息系統,有條件的倉儲企業要積極應用物聯網技術。支持倉儲企業與連鎖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生產企業等建設信息對接系統,實現數據共用、資源共享,提高倉儲企業的供應鏈服務水平。
(四)提高倉儲企業標準化應用水平。指導倉儲企業在倉庫建設、倉庫設計、倉儲服務、倉儲作業績效考核等方面采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加大標準推廣力度。支持倉儲企業進行技術設施、設備的更新改造。鼓勵倉儲企業使用標準化托盤,積極參與托盤共用系統建設。
(五)鼓勵倉儲資源利用社會化。鼓勵倉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倉儲聯盟、共同配送、管理外包、建設倉儲資源交易平臺等方式,有效提高倉儲設施利用率。鼓勵企業內部倉儲設施對外開放和經營,整合倉儲資源,促進倉儲資源社會化。
(六)加大冷庫改造和建設力度。適應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要求,指導企業對現有冷庫進行技術改造,并利用先進技術建設現代化冷庫,促進我國冷庫由原來大批量、小品種、存期長向小批量、多品種、多流通形式轉化。加強冷庫系統管理,提高運作效率,鼓勵節能減排。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快出臺行業管理部門規章,規范倉儲業經營秩序和企業經營行為。進一步加強行業指導,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研究出臺倉儲設施改造、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的財稅政策,引導倉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完善行業監測與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倉儲市場監測指標體系,通過倉庫租金、倉庫利用率、行業發展指數等信息發布,引導倉儲市場的有序競爭與協調發展。完善倉儲作業規范、服務規范、安全規范、質押監管業務規范等標準體系。統一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的計量標準、技術標準和數據傳送標準等。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倉儲從業人員的資質培訓與認證工作,逐步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資源和發揮教育培訓機構的作用,研究將各類專業倉儲從業人員的培養納入教育體系。
(四)加強行業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統計、標準擬定與宣傳貫徹、課題研究、咨詢服務、資質認證、人才培訓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增強行業協會在誠信體系建設、行業自律,服務企業等方面的功能。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倉儲行業管理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加強行業指導、管理和服務,將促進倉儲業轉型升級作為推動物流工作的重要抓手,確保取得成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2000修訂)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1988-04-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