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冒用他人身份證入職的,是屬于欺詐的行為,以欺詐方式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冒用了他人身份證會如何處罰
被冒用身份證的人也不只是只能自認倒霉,畢竟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行為人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當然視具體情況處罰也有所不同。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在辦理事務的時候,在金融機構或者醫療、電信等單位留下自己的身份證信息,過后卻被泄露的情況。
按照法律的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其次是在租房或者賣房過程中,身份信息被中介或者是出租人泄露導致被冒用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2、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
追究刑事責任。
實施下列行為屬于情節較輕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
2、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3、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冒用他人身份證入職的,是屬于欺詐的行為,以欺詐方式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路橋征收房屋公示時效是多久
2020-12-08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吃了餿玉米食品安全怎么賠償
2020-11-10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