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銷之訴理論
(一)理論基礎
一般來說,判決的既判力具有相對性,只約束當事人,但在特定情形下會突破相對性的限制,對第三人發生作用。這意味著一些不是案件當事人的第三人,在沒有參與案件審判的情形下,也可能接受判決的約束力。這對案外第三人是很不公平的,必須為其提供救濟措施。我國的民事訴訟,堅持當事人主義的訴訟模式。這種模式尤其注重處分原則、辯論原則的適用。辯論原則的核心內容即自認制度,指法院在適用法律時,必須以當事人自認的事實為基礎,受自認的約束。處分原則則賦予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訴訟請求的內容,并可以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法院無權在訴訟請求之外進行調查。從上述介紹中,我們可以發現,當事人主義存在很大的缺陷。容易被惡意的訴訟當事人利用損害第三人的利益。
(二)現實的必要性
當前,訴訟實踐中存在大量虛假訴訟,當事人惡意串通騙取法院生效裁判文書損害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縱觀民事訴訟的全過程,在訴訟進行中有第三人的制度,在執行中有第三人執行異議的制度,但對于裁判生效后至執行前這一階段缺少對第三人的救濟機制。另外,在我國再審程序啟動十分困難,其正當性也備受爭議,第三人很難通過再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虛假訴訟的頻頻發生和當前制度的救濟無力使得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設置成為必然。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性質
根據訴的請求的性質和內容的不同,訴分為確認之訴、給付之訴和形成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屬于形成之訴。形成之訴,是指原告通過判決設定、變更或消滅權利或者法律關系。在我國形成之訴也稱為“變更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是一種事后的特殊救濟程序,針對的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作為一種事后非常的救濟措施,應嚴格限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用條件。相比之下,因再審程序中當事人在原訴訟中行使過一定的訴訟權利,故在司法政策上,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門檻應當比再審程序要低一些。第三人撤銷之訴在程序的選擇上一般有兩種類型,獨立型和再審型。獨立型是指不依賴任何既有程序專門為利益受損的第三人設立的,旨在撤銷判決不利部分的訴訟程序。再審型是以再審為依托,案外人以自己的名義向原受案法院提請重新審理的一種訴訟程序。我國規定的第三人撤銷訴訟屬于獨立型,是一個全新的獨立的撤銷之訴。
第三人撤銷之訴一般是由第三人向法院提起申請,提起申請是應向法院提交第三人撤銷之訴申請書。申請書中應該注明特定的法定事由。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第三人撤銷之訴理論的相關內容,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救濟金多少
2021-02-09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有哪些
2021-02-13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