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名譽權是什么意思?
侵害名譽權就是自己的權益被他人進行侵犯從而毀損他人的利益。名譽,是社會對公民個人的品德、情操、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綜合評價。名譽權,則是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保有和維護自身名譽的權利。《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據此可知,侮辱、誹謗他人名譽或人格的,應視為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三、法人名譽權與公民名譽權有什么區別
(1)法人名譽權的內容以經營形象為主。公民的名譽是指對公民的能力、品行、作風、思想、才干等方面的社會評價。內容強調的是個人的品行作風這一專屬于自然人素質的名譽。法人名譽權的內容直接與法人的經濟活動和生產經營成果相聯,是伴隨企業經營過程中通過自身的能動作用而塑造出的社會形象,即對法人生產經營能力、生產水平、資產狀況、產品聲譽、商業信用、成果貢獻等因素的綜合社會評價。
(2)法人名譽與財產利益緊密相聯。公民名譽權側重于精神利益上的損害,財產性內容不大。而法人名譽權則與財產利益聯系十分密切。法人名譽一旦遭受損害,將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收入,導致產品滯銷、交易關系中斷,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
(3)法人名譽權被侵害的方式以虛假宣傳為主。法人名譽損害方式主要是虛假宣傳或商業詆毀行為。通常是采用捏造、散布虛假事實以損害企業的商業信譽、商品名聲或在報紙、電臺等大眾媒介上進行虛假不實或評論失當而損害企業名譽權。一般不會出現暴力侮辱等只能作為于自然人的侵害方式。
(4)法人名譽損害后果不存在精神痛苦。法人名譽損害的后果是造成法人社會評價降低,但不可能使法人自身產生精神痛苦,而對公民名譽的損害則常常造成受害人精神痛苦和心靈創傷。
綜合上面所說的,名譽權就是屬于個人的權利,從而也是不允許任何人進行侵害的,只要他人無故的侮辱,或者使利用不合法的手段來進行侵犯,那么這種行為必定就會承擔法律的責任,所以,對于自己的權益就一定要懂得自己保護。
如何起訴他人侵害名譽權?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犯罪在哪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什么條件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8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08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多少合適
2021-01-19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1-23吳川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11修公路拆遷廠房補償標準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