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某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是必須要支付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的。那么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編輯本篇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醫療事故三級能賠多少錢
2020-12-25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上海拆遷安置房退稅怎樣辦理
2021-03-08空商業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