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致人輕傷一級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過失原因造成他人輕傷一級的,不會構成刑事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但要給予相應的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三)應當注意的是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過失犯罪由于并不存在主觀故意性,故此經過司法鑒定,確定受害者只是輕傷一級,雙方也可以就各項賠償金額協商達成一致,那么過失傷人的主體,就只需要承擔支付賠償金的民事責任,而不會被判處拘役等刑事處罰。暫時沒有能力支付賠償金的,也可以申請延期支付。
過失致人死亡罪要賠償多少錢
什么叫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賠償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婚禮現場犯法嗎
2021-02-01檢察院立案偵查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5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2-05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告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