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性。
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即在開始實施犯罪行為之后、犯罪呈現結局之前均可中止。中止的時間性,是由中止的有效性決定的,即“放棄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決定了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中止不能發生在既遂之后,但如果對犯罪既遂缺乏合理解釋,也可能人為地限制中止的成立范圍。
(二)自動性。
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在主觀上的區分標志。
行為人中止犯罪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出于真誠悔悟,有的因為對被害人產生同情之心,有的由于懼怕刑罰處罰,有的為了爭取寬大處理,如此等等。一方面,不能將引起行為人中止犯罪的原因,當作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從而否認中止的自動性。另一方面,也不能因為存在客觀障礙就否認中止的自動性。在存在客觀障礙的情況下,有時行為人并沒有認識到,而是出于其他原因放棄犯罪的,應認定為中止;有時行為人認識到了,但同時認為該客觀障礙并不足以阻止其繼續犯罪,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放棄犯罪的,也應認定為中止。
(三)客觀性。
中止不只是一種內心狀態的轉變,還要求客觀上有中止行為。中止行為分為兩種情況:行為未實行終了、只要不繼續實施就不會發生犯罪結果時,中±L行為表現為放棄繼續實施犯罪行為;行為實行終了、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會發生犯罪結果的情況下,中止行為表現為采取積極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四)有效性。
不管是哪一種中止,都必須沒有發生行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為性質所決定的犯罪結果。行為人雖然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采取措施防止結果發生,但如果發生了行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為性質所決定的犯罪結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上述四個特征,使其分別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相區別。同時具備上述四個特征的,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既可能發生于犯罪預備階段,也可能發生于犯罪實行階段。而自動性作為犯罪中止的本質特征,也是它與預備犯、犯罪未遂區別的標志。自動性的要點是“自主放棄犯罪”,與此相對,預備犯、未遂犯是遭遇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放棄犯罪”。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負責任延誤救治造成患者死亡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0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