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工作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但是由于勞動者一般都處于弱勢地位,因此為了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我國法律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在雇傭勞動者之后,由于自身原因或者無緣無故的解聘勞動者的,必須要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那么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金標準是多少?
按照《勞動法》和《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相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應根據違反或解除合同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標準的補償。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不同的補償標準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它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規定了四種標準補償:
1、違反《勞動法》和合同約定,克扣拖欠工資,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支付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的,用人單位應加發工資報酬和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
2、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對患重病和絕癥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病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3、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換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12個月”。
4、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我們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情況下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都是要給予經濟補償的,如果是勞動者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或者給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用人單位解除以此解除與勞動者關系的,這種情況下是不用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單方面解除行政合同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5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