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決定逮捕與追捕的區別主要是什么?
決定逮捕與追捕的區別主要是概念不同。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網上通緝的對象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
通緝的對象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被通緝的人必須是犯罪嫌疑人;
2、該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
3、該犯罪嫌疑人確實在逃避法律責任而下落不明。
對具備上述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追捕。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發布的緝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書面命令。通緝令一般應當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及衣著、語音、體貌等特征和所犯罪名等,并且附照片,加蓋發布機關的公章。緝捕歸案后,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通知撤銷通緝令。
由于通緝是偵查中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緊急措施。本條規定只有公安機關才有權發布通緝令。這樣規定一是因為通緝是執行逮捕的繼續,只有公安機關才有執行逮捕權;二是考慮公安機關的裝備比較全,力量強,具有相應的強制手段,有利于將犯罪嫌疑人及時抓獲歸案。人民檢察院在辦理自偵案件中,需要通緝犯罪嫌疑人的,應通過公安機關進行。通緝發布后又發現新情況的,可以補發通報。對不知真實姓名和住址,只知其外貌特征、作案手段、攜帶贓款贓物等情況的,可以采用通報方式查緝。
如果犯罪嫌疑人并沒有逃跑,對于公安機關來說就不需要去追捕犯罪嫌疑人了,直接執行逮捕即可。追捕的這項工作主要也是由公安機關來完成的,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之后,公安機關要做的就是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另外,民眾也有義務配合公安機關完成對犯罪嫌疑人的追捕工作。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車禍導致殘疾能主張精神損失費嗎
2021-02-04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