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時效是多久
取保候審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都有權作出《取保候審決定》。為了防止長期取保,既不結案,也不偵查、起訴、審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取保候審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在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羈押期已經超過一審法院所判處的有期徒刑的,也適用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期限有多長
取保候審期限的計算,具體如下所述:
1.取保候審的期限重新計算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22條規定:受案機關決定繼續取保候審的,應當重新作出取保候審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第56條規定: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后,對于需要繼續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重新計算并告之犯罪嫌疑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7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對于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對被告人重新辦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手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時間重新計算。
2.取保候審的期限連續計算的規定:
高法《關于執行刑訴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四條又有被取保人違反規定被依法沒收保證金后,仍決定對其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連續計算。可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取保候審的期限僅是違反規定重新取保的才連續計算,且在審判階段不得對同一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但在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并無明確的同一機關不得對同一犯罪嫌疑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規定。
取保候審的法定期限由《刑事訴訟法》規定,但作為權利機關也會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在法律規定的期限范圍內確定取保候審的具體期限的。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取保候審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至于取保候審期限有多久,法律規定最多是不能超過12個月的,一旦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就需要解除取保措施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常車禍死人要坐牢嗎
2021-01-31轉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1-13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