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行政行為效力的喪失有哪四種原因
律師回答:
(1)行政行為違法;(2)行政行為不合理,有失公正;(3)行政行為不再適應變化了的情勢;(4)附附件的行政行為條件消失或附期限的行政行為期限屆滿。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四十一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四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私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怎么定
2021-02-09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