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2013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42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克強
2013年11月9日
國務院關于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對《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條修改為:“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范圍為中國居民與非中國居民之間發生的一切經濟交易以及中國居民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狀況?!?
二、第七條修改為:“中國居民和在中國境內發生經濟交易的非中國居民應當按照規定及時、準確、完整地申報國際收支信息?!?
三、第九條、第十條合并,作為第九條,修改為:“中國境內提供登記結算、托管等服務的機構和自營或者代理客戶進行對外證券、期貨、期權等交易的交易商,應當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對外交易及相應的收支和分紅派息情況。”
四、第十一條改為第十條,修改為:“中國境內各類金融機構應當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自營對外業務情況,包括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其變動情況,相應的利潤、利息收支情況,以及對外金融服務收支和其他收支情況;并履行與中國居民和非中國居民通過其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活動有關的義務?!?
五、第十三條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境外有直接投資的企業及其他有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非金融機構,必須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其變動情況和相應的利潤、股息、利息收支情況?!?
六、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三條:“擁有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中國居民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規定申報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有關情況?!?
七、第十五條修改為:“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有權對中國居民和非中國居民申報的內容進行檢查、核對,申報人及有關機構和個人應當提供檢查、核對所需的資料和便利。”
八、第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銀行、交易商以及提供登記結算、托管等服務的機構應當對其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知悉的申報者申報的具體數據嚴格保密。”
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合并,作為第十七條,修改為:“中國居民、非中國居民未按照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由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十、第十九條改為第十八條,修改為:“國際收支統計人員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依法給予處分。
“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銀行、交易商以及提供登記結算、托管等服務的機構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此外,對條文順序和個別文字作相應調整和修改。
本決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
(199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準 1995年9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根據2013年11月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 為完善國際收支統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范圍為中國居民與非中國居民之間發生的一切經濟交易以及中國居民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狀況。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中國居民,是指:
(一)在中國境內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國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在境內的留學生、就醫人員、外國駐華使館領館外籍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除外;
(二)中國短期出國人員(在境外居留時間不滿1年)、在境外留學人員、就醫人員及中國駐外使館領館工作人員及其家屬;
(三)在中國境內依法成立的企業事業法人(含外商投資企業及外資金融機構)及境外法人的駐華機構(不含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外國駐華使館領館);
(四)中國國家機關(含中國駐外使館領館)、團體、部隊。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于中國境內所有地區,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保稅區和保稅倉庫等。
第五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的程序,負責組織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并進行監督、檢查;統計、匯總并公布國際收支狀況和國際投資狀況;制定、修改本辦法的實施細則;制發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單及報表。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協助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工作。
第六條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實行交易主體申報的原則,采取間接申報與直接申報、逐筆申報與定期申報相結合的辦法。
第七條 中國居民和在中國境內發生經濟交易的非中國居民應當按照規定及時、準確、完整地申報國際收支信息。
第八條 中國居民通過境內金融機構與非中國居民進行交易的,應當通過該金融機構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交易內容。
第九條 中國境內提供登記結算、托管等服務的機構和自營或者代理客戶進行對外證券、期貨、期權等交易的交易商,應當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對外交易及相應的收支和分紅派息情況。
第十條 中國境內各類金融機構應當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自營對外業務情況,包括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其變動情況,相應的利潤、利息收支情況,以及對外金融服務收支和其他收支情況;并履行與中國居民和非中國居民通過其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活動有關的義務。
第十一條 在中國境外開立賬戶的中國非金融機構,應當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通過境外賬戶與非中國居民發生的交易及賬戶余額。
第十二條 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境外有直接投資的企業及其他有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非金融機構,必須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其變動情況和相應的利潤、股息、利息收支情況。
第十三條 擁有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中國居民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規定申報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可以就國際收支情況進行抽樣調查或者普查。
第十五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有權對中國居民和非中國居民申報的內容進行檢查、核對,申報人及有關機構和個人應當提供檢查、核對所需的資料和便利。
第十六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局應當對申報者申報的具體數據嚴格保密,只將其用于國際收支統計。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國際收支統計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機構和個人提供申報者申報的具體數據。
銀行、交易商以及提供登記結算、托管等服務的機構應當對其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知悉的申報者申報的具體數據嚴格保密。
第十七條 中國居民、非中國居民未按照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由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十八條 國際收支統計人員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依法給予處分。
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銀行、交易商以及提供登記結算、托管等服務的機構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九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本辦法制定《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實施細則》。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2014-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失效]
1982-03-08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