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農民可以分擔征地補償費,如征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安置補償費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苗木所有人所有。
征地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被安置人員支付安置補助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經被安置人同意,將安置補助款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市、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資金使用的監督。根據《土地法》和《物權法》的有關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除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取得建設用地并轉讓土地使用權的企業外,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根據這一規定,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原則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但符合土地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集體土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原因,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作為最廣泛的集體土地流轉方式,是以貨幣對價支付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交易。交易是集體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我們通常所說的集體土地流轉一般是指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交易。集體土地使用權債務償還是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的一種特殊形式,但支付條件和期限不同。在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中,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與貨幣的支付是平等的。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交換如果通過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來交換集體土地使用權,則對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對價不是金錢,而是等同于金錢的其他財產或者特定的產權。集體土地使用者將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同一集體的其他受讓人,取得同一集體其他受讓人提供的特定財產權益或者其他財產。
以上是對“農民能否獲得農村土地征用補償金”相關法律規定的回答可見,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農民可以獲得征地補償。我希望這些能幫助你。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您可以進行法律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早于借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05調查公司取證合法嗎
2021-01-17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