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技術合同具備一定的要件后,便能產生法律上的效力。換句話說,只要是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合同,便可以受到法律的保護,并能夠產生合同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果。合同生效與合同成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之間的聯系在于: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這是合同生效的一般原則。但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是明顯的。
相關知識:合同生效
實質要件一是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由于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基礎,并以產生一定法律效果為目的,故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后果。訂立合同的主體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作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自然人作為合同當事人,必須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即作為合同主體的自然人,應該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它們的行為能力是不同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濟活動,才具有法律效力,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它們的經營范圍內簽訂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二是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為一切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也是合同生效的核心要素。如果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或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的行為,或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行為,都將導致合同不發生法律效力。三是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的內容和目的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時,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禁止性規定。同時,合同的內容和目的不得損害他人利益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此外在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合同還應當符合法定形式。
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是指合同發生法律效力普遍應具備的條件。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的民事行為,有效合同是合法的民事行為即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民事法律行為應具備的條件,也就是合同生效的一般條件。《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綜上所述,技術合同的生效適用于合同生效的法律規定,只要明白合同生效的相關規定就能明白技術合同生效是指的什么,并且技術合同生效需要滿足哪些必備的要件,這都是基本的合同知識。如果還有其他不明白的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財產公證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07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