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陽西縣律師 南山區律師 安吉縣律師 太康縣律師 五蓮縣律師 夏津縣律師 蘭山區律師
民法是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的法律之一,它主要保障的是公民的民事權利。我們在生活中的一般性民事訴訟中,經常應用到民法,這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法律法規。那么,在憲法指導原則下訂立,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呢?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一、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由民法調整的市民社會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是指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適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與其自身活動相應的權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適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護是指法律對民事主體的保護規定是相同的,適用法律時不能區別對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適用法律平等決定的。
二、自愿原則
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動中體現當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強迫,欺詐及其他不當影響和壓力自己作主。這一原則也是由市民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我國民法的自愿原則主要表現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遺囑自由。
三、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原則
社會公共道德,就是廣大市民公認的道德準則,與共產主義道德有區別。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為準則。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決定的。民法與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執法、適用法律均不能違背公共道德。在法無規定的情況下,道德可以成為民法的淵源,成為解決法律糾紛的依據。
四、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按照誠實不欺、信守諾言的道德準則平衡當事人之間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的原則。
此項原則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實事求是,自覺履行義務,也賦予法官一種解釋法律及法律行為的裁量權,即以一個誠實信用人的理解進行解釋。
五、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權利濫用,是指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利時超出權利本身的目的和社會所容許的界線。此種行為是違法的,故為法律所禁止。
行使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專以侵害他人為目的,以絕小瑕疵拒絕對方給付,違背權利目的等,均為法律所禁止。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民法的基本原則的相關知識的整理,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結合學理解釋,可將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事立法的準則,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也是法院解釋法律、研究民法的出發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合同法是民法還是商法?商法與民法的區別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