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長是近親屬需要回避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檢察長負責本案件的,與案件當事人有親屬關系的,應該自行回避,如果不回避的,當事人可以申請回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一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二、審判委員會和法院也有回避的必要
1.審判委員會的回避。在有些案件中,一審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二審發回重審后,審判委員會能否再對該案討論決定?筆者認為,審判委員會不能再對該案討論決定。雖然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并沒有對審判委員會的回避作出規定,但由于審判委員會對案件處理具有絕對權威,合議庭必須執行,那么如果該案還是由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話,那么合議庭的回避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為避免審判委員會受先前決定的影響,不宜再由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應由合議庭獨立作出裁判,以保證案件得到客觀公正處理。
2.法院的回避。在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因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與執行法院發生直接對抗,甚至砸壞執行車輛,毆打致傷執行人員,此時執行法院實際上已成為被害人的角色。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根據這一規定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案件,就可能使執行法院成為審判法院。如果法院成為爭議的一方,該法院的所有審判人員也都與本案產生了利害關系,應當回避,這必然導致法院的回避。從公正的原則出發,如果法官或法院與當事人有某種關系,甚至變成了爭議的一方,則即使其作出的判決真正做到了客觀公正,也難脫不公正之嫌,會造成法院裁判的信任危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檢察長負責本案件的,與案件當事人有親屬關系的,應該自行回避,如果不回避的,當事人可以申請回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檔案股東會決議樣本怎么寫
2020-12-19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