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客戶信息屬于公司的商業秘密。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的,可以構成犯罪(侵犯商業秘密罪)。否則只構成民事侵權,民事侵權應當承擔停止侵權、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責任主要由公司(商業秘密權利人)承擔。至于侵犯這些家庭,公司應承擔責任
根據《刑法》第219條,侵犯商業秘密有四種類型:1。不當獲取商業秘密。不當獲取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盜竊、引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可能作為一種獨立的危害行為方式存在,因為商業秘密罪在刑法中的設立必須以給權利人造成巨大損失為前提。從實踐的角度看,單純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難以確立本罪。2.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后繼續侵權的。不當獲取商業秘密后的持續侵權,是指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3.商業秘密被依法知悉后的非法處置。商業秘密法律知悉后的非法處置行為,是指違反約定或者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行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行為人明知屬于權利人商業秘密的信息仍然受到侵犯的,應當承擔保密責任。4.非善意第三人間接侵權,是對知悉或者應當知悉上述三種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的概括。第三人雖然沒有直接侵犯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但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的違法行為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使用或者披露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綜上所述,您的行為不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第二,侵犯商業秘密罪(《刑法》第219條)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或者非法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持有或者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客觀上,演員必須有三種行為:1。首先,行為的客體是商業秘密。2.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3.給債權人造成了巨大損失。主觀上,行為人必須是故意的。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手段侵犯商業秘密。過失不構成本罪關于您提出的“因泄露公司客戶信息而造成損失的賠償對象”的問題,我們已經進行了梳理。如果泄露公司客戶信息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可能構成犯罪,或者屬于普通民事侵權行為,我們需要賠償給公司造成的損失。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及財產的律師收費適用什么收費方式
2021-0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什么情況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3-14承包地可以隨便棄耕嗎,棄耕承包地的現象該怎樣處理
2021-02-10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