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名譽權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謴兔u、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shù)?,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如何認定侵犯名譽權的行為?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
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xiàn)形式是將現(xiàn)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等。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比如醫(y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huán)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chuàng)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我國憲法賦予了我國的很多民事主體很多的權利,若是自己的名譽權等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該受到侵害的當事人可以通過書寫訴狀之后,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獲得救濟。一般被認定為侵害了他人的名譽權等,會需要承擔民事賠償?shù)呢熑巍?/p>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可以抵押商鋪使用權嗎
2020-12-02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xié)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競業(yè)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服兵役還有失業(yè)保險金嗎
2021-02-13